浸漬。淮南子要略:“執其大指,以内洽五藏,濇肌膚。”又爲沾洽。吕氏春秋圜道:“於民心,遂於四方。”高誘注:“瀸,洽。”
泉水時有時無。爾雅釋水:“泉一見一否爲瀸。”郭璞注:“瀸,纔有貌。”王筠﹑朱駿聲謂此義通“纖”。
通“殲”。殺盡。公羊傳莊公十七年:“齊人于遂。者何?,積也。衆殺戍者也。”左傳﹑穀梁傳作“殲”。
浸寖(𡫏𡩻):漸漸:霑(沾)漸:瀸𩃔𩅼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