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亦作“軛”。牛馬等拉東西時駕在脖子上的器具。説文:“軶,轅前也。”荀子正論:“三公奉持納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軶,轅前也。”後漢書烈女傳皇甫規妻:“卓乃引車庭中,以其頭縣,鞭撲交下。”用作動詞,把軶駕在牛馬頸上。管子問:“牽家馬家車者幾何乘?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