輅1396⾞lùluH洛故切,音路,去暮,來。鐸部。 綁在車轅上用來牽引車子的横木。説文:“輅,車軨前横木也。”儀禮既夕禮:“賓奉幣,由馬西,當前,北面致命。”鄭玄注:“輅,轅縛,所以屬引。”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:“婁敬脱輓,衣其羊裘,見齊人虞將軍。”裴駰集解引蘇林曰:“一木横鹿車前,一人推之。”用作動詞,牽挽車子。管子小匡:“負任擔荷,服牛馬,以周四方。”按,這個意義辭源﹑漢語大字典等依集韻轄格切,音 hé,現代漢語詞典依大徐本説文音 lù。説文徐鉉注:“臣鉉等曰:‘各非聲,當从路省,洛故切。’”今從現代漢語詞典。 古代車名,多指帝王用的大車。亦作“路”。書顧命:“大在賓階面,綴在阼階面。”論語衛靈公:“乘殷之,服周之冕。”文選漢張衡東京賦:“龍充庭,雲旗拂霓。”薛綜注:“輅,天子之車也,故曰龍輅。” 通“迓( yà)”。迎上前去。 左傳僖公十五年:“秦伯,將止之。”杜預注:“輅,迎也。”釋文:“五嫁反,迎也。”又, 宣公二年:“狂狡鄭人,鄭人入于井。”杜預注:“輅,迎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