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1402⾞lúnlwin力迍切,平諄,來。文部。 車輪。説文:“輪,有輻曰輪,無輻曰輇。”周禮考工記:“凡察車之道,必自載於地者始也,是故察車自始。”左傳成公二年:“自始合,而矢貫余手及肘,余折以御,左朱殷。”特指輞,車輪的外框。詩魏風伐檀:“坎坎伐兮,寘之河之漘兮。”王夫之稗疏:“統而言之,轂﹑牙具謂之輪;析言之,輪,牙也。”荀子勸學:“木直中繩,輮以爲,其曲中規。”指代車。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:“然而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,匹馬隻無反者。”晉王嘉拾遺記周穆王:“又副以瑶華之十乘,隨王之後,以載其書。”引申指各種像車輪的器具,泛指輪子(後起義)。文選晉潘岳西征賦:“徒觀其鼓枻迴,灑釣投網。”李善注:“舊説曰:‘輪,釣輪也。’謂爲車以收釣緡也。”百喻經觀作瓶喻:“譬如二人至陶師所,觀其蹋而作瓦瓶,看無厭足。”又,形容形狀似輪的物體。北周庾信望月詩:“蓂新半壁上,桂滿獨斜。”宋楊萬里過淮陰縣:“霍然香霧散,放出一紅。” 迴轉,轉動。吕氏春秋大樂:“天地車,終則復始。”高誘注:“輪,轉。”文子自然:“常與人化,智不能得,轉無端,化遂如神。” 輪流,依照次序更替(後起義)。晉葛洪神仙傳張道陵:“使諸弟子隨事出米絹﹑器物﹑紙筆﹑樵薪什物等。”宋史職官志一:“至道元年,詔宰相與參政班知印,同升政事堂。” 指地的南北距離。周禮地官大司徒:“以天下土地之圖,周知九州之地域廣之數。”鄭玄注:“輪,從也。”賈公彦疏引馬融云:“東西爲廣,南北爲輪。”儀禮既夕禮:“掘坎南順,廣尺,二尺,深三尺,南其壤。”鄭玄注:“輪,從也。” 圓周,邊沿(後起義)。南史曹武傳:“晚節在雍州,致見錢七千萬,皆厚大郭。”舊唐書肅宗紀:“戊辰,新鑄大錢,文如乾元重寶,而重其,用一當五十。” 高大。禮記檀弓下:“美哉焉,美哉奂焉。”鄭玄注:“輪,輪囷,言高大。” 用力揮動(後起義)。後來作“掄”,音 lūn。隋書五行志:“長矟侵半天,刀耀日光。”元曲選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二折:“你索與他演槍刀,劍戟,習弓箭。” 輪迴佛教用語。佛家認爲有生命的東西永遠在六道(天﹑人﹑阿修羅﹑地獄﹑餓鬼﹑畜牲)中像車輪般循環轉化。法華經方便品:“以諸欲因緣,墜墮三惡道,輪迴六趣中,備受諸苦毒。” 樹的横枝。文選漢劉安招隱士:“樹相糾兮,林木茇𩨒。”吕延濟注:“輪,横枝也。” 指人的頭與四肢。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:“致敬之式,其儀九等…八﹑五俱屈;九﹑五體投地。”季羨林等校注:“五輪即五體别稱,指兩臂﹑兩膝和頭,因它們都呈圓形,故云五輪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