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堰”﹑“隁”。水壩。類篇阜部:“𨻳,障水也。”後漢書董卓傳:“(卓)乃於所度水中僞立,以爲捕魚,而潛從下過軍。”李賢注:“續漢書‘𨻳’字作‘堰’,其字義則同,但異體耳。”灌縣金石録:“秦蜀守李冰六字碑‘深淘潬(古灘字),淺包’。”
通“鄢”。周代國名。其地在今河南省鄢陵縣。國語周語中:“昔之亡也由仲任。”韋昭注:“𨻳,妘姓之國,取仲任氏之女爲𨻳夫人。”本亦作“鄢”。
按,説文無𨻳字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