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175⼢xiàhaeX胡雅切,上馬,匣。魚部。 古代漢族自稱爲“夏”。説文:“夏,中國人也。”書舜典:“蠻夷猾。”僞孔傳:“夏,華夏。” 大。方言一:“自關而西,秦晉之間,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,謂之夏。”詩秦風權輿:“於我乎屋渠渠。”毛傳:“夏,大也。”“夏屋”又簡稱爲“夏”。楚辭戰國屈原九章哀郢:“曾不知之爲丘兮。”王逸注:“夏,大殿也。”後來寫作“厦”。集韻:“厦,大屋。” 朝代名,即夏后氏。論語衛靈公:“行之時,乘殷之輅,服周之冕。” 國號。 東晉末,匈奴族所建王國。 隋末竇建德所建王國。 五色。周禮天官染人:“秋染。”賈公彦疏:“秋染夏者,夏謂五色,至秋氣凉可以染五色也。”夏翟羽毛五色的野雞。書禹貢:“羽畎夏翟。” 樂歌名。詩周頌時邁:“肆於時。”鄭箋:“樂歌大者稱夏。”朱熹集傳:“夏,中國也。”與鄭箋異。 xiàhaeH胡駕切,去禡,匣。魚部。四季的第二季,四月﹑五月﹑六月爲夏。書洪範:“日月之行,則有冬有。”詩小雅四月:“四月維。” jiǎkaeX集韻舉下切,音假,上馬,見。魚部。通“檟”。夏楚古代學校的體罰用具。禮記學記:“夏楚二物,收其威也。”鄭玄注:“夏,槄也;楚,荆也。” 夏,廈。見“廈”字條。 夏:廈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