麤1757⿅cūtshu倉胡切,音粗,平模,清。魚部。 粗糙,不精。禮記王制:“布帛精不中數,幅寬狹不中量,不粥於市。”南朝梁吴均城上烏:“質微知慮少,體賤毛衣。”又特指粗糧。左傳哀公十三年:“吴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,…對曰:‘粱則無矣,則有之。’”又特指粗布。荀子禮論:“資,衰絰,菲繐,菅屨。”楊倞注:“麤,麤布也。” 粗大,粗壯。史記樂書:“其怒心感者,其聲以厲。”唐姚合劍器詞:“破虜行千里,三軍意氣。” 粗暴。韓非子十過:“知伯之爲人也,中而少親。”世説新語忿狷:“謝無奕性彊,以事不相得,自往數王藍田,肆言極駡。” 粗略,大略。禮記儒行:“而翹之,又不急爲也。”世説新語言語:“阿酃故有才具。” 指長形物體直徑大的。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餅法:“挼餅細如小指大。” 履,鞋。方言四:“屝﹑屨﹑,履也…南楚江沔之間總謂之麤。” 行超遠。説文:“麤,行超遠也。” 麤,觕,粗。見“觕”字條。 疏(疎):梳疏:粗(麤麄觕)![]() 按,説文麤字在麤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