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545⽍sǐsijX息姊切,上旨,心。脂部。 死亡,生命終結。與“生”相對。論語爲政:“生,事之以禮;,葬之以禮。”老子第七十四章:“民不畏,奈何以懼之。”又指屍體。左傳哀公十六年:“白公奔山而縊,其徒微之。生拘白乞而問白公之焉。”吕氏春秋離謂:“鄭之富人有溺者,人得其者。” 熄滅,止息。莊子齊物論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灰乎?”荀子大略:“流言止焉,惡言焉。”又指不動。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地葆:“北注之水,水;不流,水也。” 失去知覺,壞死(後起義)。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:“中原無書歸不得,手脚凍皴皮肉。”唐柳宗元捕蛇者説:“永州之野産異蛇,…可以已大風﹑攣踠﹑瘻癘﹑去肌,殺三蟲。” 表示極度(後起義)。元曲選楊文奎兒女團圓:“父親喜歡他。” 亡,死。見“亡”字條。 屍(尸):死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