藍1114⾋lánlam魯甘切,平談,來。談部。 靛草,可作青色染料,即靛青。葉似蓼,又稱“蓼藍”。説文:“藍,染青草也。”詩小雅采緑:“終朝采,不盈一襜。”鄭箋:“藍,染草也。”荀子勸學:“青,取之於,而青於。”引申爲藍色或深青色。爾雅釋鳥:“夏鳸竊玄,秋鳸竊,冬鳸竊黄。”郭璞注:“竊藍,青色。”論衡本性:“至惡之物,不受朱之變也。”唐孟郊藍溪元居士草堂詩:“岸青漠漠,峰碧崇崇。” 末,尾。唐白居易歲日家宴戲示弟侄等:“歲後推藍尾酒,春盤先勸膠牙餳。” 藍縷雙聲聯緜字。(衣服)破舊。左傳宣公十二年:“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。”杜預注:“藍縷,敝衣。”孔穎達疏:“方言云:‘楚謂凡人貧,衣破醜敝爲藍縷。’服虔云:‘言其縷破藍藍然。’”也作“襤縷”或“襤褸”。 通“籃”。藍輿通“籃輿”。竹轎。晉書陶潛傳:“(王)弘要之還州,問其所乘,答云:‘素有脚疾,向乘藍輿,亦足自反。’”唐王維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詩:“偶值乘藍輿,非關避白衣。” 佛寺,梵文“伽藍”的省稱。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一七:“郡之左有天皇寺,乃名也,因火而廢。” 青,緑,藍。見“青”字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