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刻。説文:“彫,琢文也。”孟子梁惠王下:“今有璞玉於此,雖萬鎰,必使玉人琢之。”莊子大宗師:“刻衆形而不爲巧。”
修飾。左傳宣公二年:“厚斂以牆。”
通“凋”。凋零,凋殘。論語子罕:“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也。”左傳昭公八年:“今宫室崇侈,民力盡。”
雕,彫,凋,琱。雕的本義是鳥名;彫的本義是彫琢;凋的本義是凋零;琱是彫琢的專用字。在彫刻的意義上,彫可通作雕;在凋零的意義上,凋可以作彫。其餘不通。
䤹,鏤,刻,彫。見“䤹”字條。
彫(雕錭)琱:琢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