徵300⼻zhēngtring陟陵切,平蒸,知。蒸部。 召。左傳宣公九年:“王使來聘。”杜預注:“徵,召也。”宣公十七年:“會於齊。”杜預注:“徵,召也。”戰國策楚策四:“於是使人發騶卒莊辛於趙。”史記周本紀:“幽王舉烽火兵,兵莫至。” 求。史記貨殖列傳:“故物賤之貴,貴之賤,各勸其業,樂其事。”司馬貞索隱:“徵者,求也。謂此處物賤,求彼貴賣之。” 問,詢。左傳僖公四年:“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。” 迹象。荀子富國:“觀國之強弱貧富有。”史記項羽本紀:“兵未戰而先見敗。” 證驗,證明。書胤征:“聖有謨訓,明定保。”論語八佾:“夏禮吾能言之,杞不足也。” zhǐtriX陟里切,上止,知。五音之一。禮記月令孟夏之月:“其蟲羽,其音。” 通“懲( chéng 集韻持陵切)”。 荀子正論:“凡刑人之本,禁暴惡惡,且其未也。”楊倞注:“徵讀爲懲。未,謂將來。”徵,證,症。見“證”字條。 徵:證症![]() 按,説文徵字在壬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