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本作“𤸃”,亦作“𰮾(膄)”。
人體消瘦。淮南子脩務:“神農憔悴,堯臞。”唐李賀苦晝短詩:“食熊則肥,食蛙則。”也指動物消瘦。漢書趙充國傳:“萬騎以上,皆多羸。”引申爲細小。周禮地官廛人注:“珍異,四時食物也,不售而在廛,久則將(本亦作“膄”)臞腐敗。”
土地瘠薄。唐孟郊秋夕貧居述懷詩:“淺井不供飲,田長廢耕。”
稀薄。唐杜甫無家别:“久行見空巷,日氣慘悽。”又爲減損。宋李清照如夢令:“知否,知否,應是緑肥紅。”
按,説文瘦作𤸃。段玉裁注:“今字作瘦。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