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合。晉書殷仲堪傳:“仲堪食常五椀,盤無餘肴,飯落席間,輒拾以噉之。”唐杜甫獨酌詩:“仰蜂落絮,行蟻上枯梨。”
具有黏性的。元王禎農書卷七:“稻有粳秫之别:粳性疎而可炊飯,秫性而可釀酒。”
按,説文無粘字,黍部有黏(nián)字。粘,廣韻注爲黏的後起俗字。在現行漢字裏,讀 zhān,作粘,用于動詞,如粘貼;讀 nián,作黏,用于形容詞,如黏米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