韻1639⾳yùnhjunH王問切,去問,喻三。文部。 和諧的聲音。漢蔡邕琴賦:“繁絃既抑,雅復揚。”南朝梁吴均與朱元思書:“好鳥相鳴,嚶嚶成。” 字的除去聲母的部分。南朝梁沈約謝靈運傳論:“一簡之内,音盡殊。”又指詩賦中押韻的字。唐王勃滕王閣序:“一言均賦,四俱成。” 指文章。晉陸機文賦:“收百世之闕文,採千載之遺。” 風度,情趣。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六首之一:“少無適俗,性本愛丘山。”世説新語任誕:“阮渾長成,風氣度似父。”又指藝術品的風格。顔氏家訓名實:“東萊王韓晉明篤好文學,疑彼製作多非機杼,遂設讌言,面相討試。竟日歡諧,辭人滿席,屬音賦韻,命筆爲詩,彼造次即成,了非向。” 風雅。世説新語言語:“或言道人畜馬不,支曰:‘貧道重其神駿。’” 美。宋辛棄疾小重山茉莉:“莫將他去比荼蘼。分明是,他更些兒。”宋周煇清波雜志卷六:“王黼奉敕撰明節和文貴妃墓志云:‘六宫稱之曰。’蓋時以婦人有標致者爲。” 聲,韻。見“聲”字條。 按,説文無韻字,新附有之,云:“韻,和也。”古作“均”。清鈕樹玉説文新附考:“文選成公子安嘯賦:‘音均不恒,曲無定制。’李(善)注:‘均,古韻字也。’引鶡冠子曰‘五聲不同均,然其可喜一也。’古但言聲音而不言韻。李登尚名聲類,吕静始名韻集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