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失,喪失。與“得”相對。左傳莊公十二年:“得一夫而一國。”引申爲做事不合適,失當。左傳文公二年:“君子以爲禮。”又宣公十二年:“行人辭。”又爲犯錯誤。荀子彊國:“夫桀紂何,而湯武何得也?”也用作名詞。錯誤,過失。荀子大略:“治民者表亂,使人無。”又爲錯過。書泰誓上:“時哉不可。”
不自禁,忍不住(後起義)。三國志吴書步騭傳注引吴録:“每讀步騭表,輒笑。”唐宋之問牛女詩:“喜先臨鏡,含羞未解羅。”唐杜甫遠遊詩:“似聞胡騎走,喜問京華。”
通“逸”。奔。荀子哀公:“其馬將。”楊倞注:“失,讀爲逸,奔也。”
通“泆”。放蕩。國語周語下:“虞於湛樂,淫其身。”
按,説文失字在手部,作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