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416⾟biànbjenX符蹇切,集韻平免切,上𤣗,並。元部。

辨别,區分。説文:“,判也。”左傳成公十八年:“周子有兄而無慧,不能菽麥。”荀子榮辱:“目黑白美惡。”引申爲明辨,區别得清楚。周禮天官小宰:“六曰亷。”鄭玄:“然,不疑惑也。”北史隋紀下:“丘壟殘毁,樵牧相趨,塋兆堙蕪,封樹莫。”

通“辯”。争論,辯論。荀子正名:“實不喻,然後命;命不喻,然後期;期不喻,然後説;説不喻,然後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若説亦不喻者,則反覆明之也。”戰國策趙策三:“鄂侯争之急,之疾,故脯鄂侯。”

通“辯”。有口才,言辭動聽。吕氏春秋蕩兵:“故説雖彊,談雖,文學雖博,猶不見聽。”論衡自紀:“口者其言深,筆敏者其文沉。”

通“徧”。周徧。繫辭下:“,小而於物。”王引之述聞:“,讀曰徧,古文與徧通。”史記禮書:“萬民和喜,瑞應至。”

牀足與牀身分辨之處。:“剥牀以,蔑貞凶。”孔穎達:“謂牀身之下,牀足之上,足與牀身分之處也。”

古代計量土地面積的單位。左傳襄公二十五年“井衍沃”孔穎達賈逵曰:“京陵之地,九夫爲,七而當一井也。”

通“變”。改變。荀子臣道:“故因其懼也而改其過,因其憂也而其故。”王念孫讀書雜志:“,讀爲變,變其故,謂去故而就新也。”

通“辯”。聰明,有智慧。大戴禮記文王官人:“不學而性。”王引之經義述聞:“,智也,言不學而性自智慧也。或作辯。”

通“貶(biǎn)”。貶損。禮記玉藻:“立容卑。”鄭玄:“,讀爲貶,自貶卑,謂磬折也。”孔穎達:“‘立容卑’者,謂在軍中立之形容,常貶損卑退,磬折恭敬,不得驕敖,忽略士卒。”

bànbeanH蒲莧切,音辦,去,並。元部。

治理。荀子議兵:“城郭不,溝池不拑。”楊倞:“,治也,或音辦。”這個意義後來寫作“辦”。

具備。周禮考工記序:“或審曲面執,以飭五材,以民器。”鄭玄:“,猶具也。”這個意義後來寫作“辦”。

辨,辯。見“辯”字條。

分:半分:判(牉):片㪵:泮(頖)胖判:别(𠛰)辨(辯):别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5/23 14:19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