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419⾠chéndzyin植鄰切,平,禪。文部。

地支的第五位。與天干相配,用以紀日。甲骨文合集第二八四六六版:“戊卜,貞:王其田,往來亡災?”左傳隱公八年:“四月,甲公子忽婦嬀。”代以後又用以紀年。南朝庾信哀江南賦序:“粤以戊之年,建亥之月,大盜移國,金陵瓦解。”單用在太歲紀年法中紀年。爾雅釋天:“太歲在寅曰攝提格,在卯曰單閼,在曰執徐。”單用紀月,即農曆三月。晉書樂志上:“三月之名爲。”單用紀日。黄庭堅和師厚裁竹詩:“根須日斷,筍要上番成。”單用紀時,即午前七時至九時。史記天官書:“出以﹑戌,入以丑﹑未。”白居易廬山草堂記:“自及酉,應接不暇。”又泛指地支,即從子至亥爲十二辰。左傳成公九年:“浹之間,而克其三都。”周禮秋官硩蔟氏:“以方書十日之號,十有二之號。”鄭玄:“日謂從甲至癸,謂從子至亥。”

十二生肖之一,屬龍。論衡言毒:“爲龍,巳爲蛇。”德齡瀛臺泣血記劉鐵口與張瞎子:“寅屬虎,今天是日,屬龍。”

日子,時光。儀禮士冠禮:“吉月令,乃申爾服。”楚辭戰國屈原九歌東皇太一:“吉日兮良。”用作動詞,逢時,遇上好時光。大雅桑柔:“我生不,逢天僤怒。”:“,時也。”孔穎達:“我之生也,不得時節,正逢天之厚怒。”

日﹑月﹑星的統稱。左傳桓公二年:“三旂旗,昭其明也。”杜預:“三,日月星也。”文選張衡東京賦:“建旒之太常,紛焱悠以容裔。”李善薛綜曰:“,謂日﹑月﹑星也。”又泛指衆星,星辰。孟子離婁下:“天之高也,星之遠也。”又特指心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左傳昭公元年:“遷閼伯商丘,主。”杜預:“,大火也。”爾雅釋天:“大火謂之大。”郭璞:“大火,心也。”也特指北極星。爾雅釋天:“北極謂之北。”揚雄太玄:“星不相觸。”范望:“,北極也。”

指日﹑月的交會點。即夏曆一年十二個月的月朔時,太陽所在的位置。胤征:“弗集于房。”孔穎達:“爲日月之會。日月俱右行於天,日行遲,月行疾…一歲十二會,故爲十二。”左傳昭公七年:“公曰:‘多語寡人,而莫同,何謂?’對曰:‘日月之會是謂。’”

通“晨”。早晨。齊風東方未明:“不能夜,不夙則莫。”南朝任昉同謝朏花雪詩:“土膏候年動,積雪表暮。”

指帝王的事物,也作“宸”。文選南朝顔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詩:“春方動駕,望幸傾五州。”南朝沈約從齊武帝瑯琊城講武應詔詩:“皇情咨閲典,出車迨選。”

指東方偏南。論衡言毒:“巳之位在東南。”魏書靈徵志上:“莊帝永安三年六月甲子申時,地有青氣,廣四尺,東頭緣山,西北引至天半止。”

震,振動。説文:“,震也。”史記律書:“者,言萬物之蜄也。”三國曹丕柳賦:“彼庶卉之未動兮,固肇萌而先。”

美善的樣子。小雅車舝:“彼碩女,令德來教。”馬瑞辰通釋:“爲碩女美善貌,猶依爲茂木貌也。”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2:04: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