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423⾡yíngngjaeng語京切,平,疑。陽部。

迎接。説文:“,逢也。”方言卷一:“逢﹑逆,也。自而東曰逆,自而西曰,或曰逢。”儀禮士昏禮:“主人如賓服,于門外。”孟子盡心下:“望見馮婦,趨而之。”引申爲迎致,薦舉。三國志蜀書楊洪傳:“門下書佐何祗,有才策功幹,舉郡吏,數年爲廣漢太守。”梁書王規傳:“州舉秀才,郡主簿。”特指迎擊,懷着敵意迎上去。孫子兵法行軍:“客絶水而來,勿之於水内,令半濟而擊之,利。”

逢迎,迎合(後起義)。孔子家語入官:“不因其情,則民嚴而不。”王肅:“,奉也。”新五代史皇后劉氏傳:“氏多智,善意承旨。”

面對着,逆着。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地葆:“絶水﹑陵﹑逆流﹑居殺地﹑衆樹者,鈞舉也。五者皆不勝。”墨子魯問:“昔者,人與人舟戰於人順流而進,流而退,見利而進,見不利則其退難;流而進,順流而退,見利而進,見不利則其退速。”

預測,推算。史記五帝本紀:“獲寶鼎,日推筴。”裴駰集解:“曰:‘日月朔望未來而推之,故曰日。’”
yìngngjaengH魚敬切,去,疑。陽部。

往迎,常特指迎親。洪武正韻庚韻:“,凡物來而接之則平聲,物未來而往迓之使來則去聲。”大雅大明:“文定厥祥,親。”干寶搜神記卷一一:“昔縣人陳明,與氏爲婚,未成,而妖魅詐婦去。”

迓,逆,迎。三個字都有迎接的意思,古音同屬疑母,分屬魚部﹑鐸部﹑陽部,乃陰﹑陽﹑入三聲對轉,音近義通,是同源字的關係。説文:“逆,也。關東曰逆,關西曰。”這説明“迎”和“逆”曾是不同地域的方言詞。但是後來有了分工,“迎”主要用作迎接義,與“送”相對;“逆”則發展了行走方向相反的意義,與“順”構成反義關係。“迓”則是主動往迓而使之來。

遇:晤迕迕:遌愕迓(御訝):迎逆:迎遇:姤覯遘:逅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9 8:59: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