褪1226⾐tùn五音集韻他困切,字彙音吞,去聲。 後起字。 衣着或服飾因寬鬆而脱出。五音集韻慁韻:“褪,衣寬重也。”宋歐陽修浣溪紗之一:“束素美人羞不打,卻嫌裙慢纖腰。”宋辛棄疾江神子和人韻:“可惜行雲春不管,裙帶,鬢雲鬆。” (花)萎謝。字彙衣部:“褪,花謝也。”宋蘇軾蝶戀花春景:“花殘紅青杏小,燕子飛時,緑水人家繞。”宋辛棄疾生查子:“梅子花時,直與黄梅接。” 色減,消退。宋周邦彦滿江紅:“蝶粉蜂黄都了,枕痕一線紅生肉。”宋陳允平戀繡衾:“緗桃紅淺柳黄,燕初來,宫漏漸長。”引申爲退,後退。宋沈與求泛舟阻風詩:“十篙八九,逆勢何乃爾!”元楊顯之瀟湘雨一折:“待趨前,還後,我則索慌忙施禮半含羞。”按,此項意義,今讀 tuì。 隱藏在(袖子裏)。元高文秀襄陽會三折:“懷揣日月,袖乾坤。”金瓶梅詞話二八:“這陳經濟把鞋在袖中。” 褪,退。説文“退”作𢓴,卻也。廣雅釋詁二:“退,減也(一本作袍)。”“褪”字後起,有卸衣﹑萎謝﹑色減﹑後退等義,與“退”義通,而音亦相近(同爲透母),韻部物﹑文主元音相同,有對轉關係,故同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