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428⽇yìyek羊益切,入昔,喻四。錫部。 交换,交易。左傳宣公十五年:“敝邑子而食,析骸而爨。”孟子滕文公上:“以粟械器者,不爲厲陶冶。”引申爲改變。易繫辭下:“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之以宫室。” 書名。論語述而:“孔子曰:‘加我數年,五十以學,可以無大過矣。’”今有周易。 通“埸”。疆界。荀子富國:“觀國之治亂臧否,至於疆而端已見矣。”漢書禮樂志:“吾久遠,燭明四極。”顔師古注引晉灼:“易,疆易也。” yìyeH以豉切,去寘,喻四。錫部。容易,與“難”相對。論語憲問:“上好禮,則民使也。”孟子公孫丑上:“飢者爲食,渴者爲飲。”引申爲輕視,輕慢。左傳僖公二十二年:“國無小,不可也。”吕氏春秋審應:“今有人於此,無禮慢而求敬,…雖黄帝猶若困。” 和悦。詩小雅何人斯:“爾還而入,我心也。”毛傳:“易,説。” 路平坦。吕氏春秋長攻:“夫吴之與越,接土鄰境,道人通。”淮南子兵略:“則用車,險則用騎。”許慎注:“易,平地也。” 整治田畝,芟除草穢。詩小雅甫田:“禾長畝,終善且有。”毛傳:“易,治也。”孟子滕文公上:“夫以百畝之不爲己憂者,農夫也。”吕氏春秋辯土:“農夫知其田之也,不知其稼之疏而不適也。”高誘注:“易,治也。” 蔓延。左傳隱公六年:“惡之也,如火之燎于原,不可鄉邇,其猶可撲滅?” 説文:“易,蜥易,蝘蜓,守宫也。” 亦。素問骨空論:“扁骨有滲理湊,無髓孔,髓無空。”王冰注:“易,亦也。” 按,説文易字在易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