迎接。廣韻:“這,迎也。”正字通辵部:“這,周禮有掌訝,主迎訝。古作這。”
指示代詞,與“那”相對,表近指(後起義)。唐盧仝送好約法師歸江南詩:“爲報江南三二日,回應見雪中人。”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之一:“日阿難昇座現三十二相之身。”指代作用減弱,主要起襯音的作用(晚起義)。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三折:“待道是顛狂睡囈,兀的不青天白日。”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三折:“他是箇祗候人的所爲,可有那孟嘗君的度量。”
按,説文無這字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