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1435⾡tōngthuwng他紅切,平東,透。東部。 到達,通到。説文:“通,達也。”國語晉語二:“道遠難,望大難走。”列子湯問:“吾與汝畢力平險,指豫南,達乎漢陰,可乎?”引申爲通暢,没有堵塞。左傳成公十三年:“東道之不,則是康公絶我好也。”易繫辭上:“一闔一闢謂之變,往來不窮謂之。”特指仕途通暢,命運亨通。莊子讓王:“古之得道者,窮亦樂,亦樂。”荀子脩身:“事亂君而,不如事窮君而順焉。” 流通,交往。荀子儒效:“貨財,相美惡,辯貴賤,君子不如賈人。”左傳隱公元年:“惠公之季年,敗宋師于黄。公立,而求成焉。九月,及宋人盟于宿,始也。”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:“諸所與交,無非豪桀大滑。”特指通姦。左傳成公十六年:“宣伯於穆姜。” 通報,傳達。穀梁傳僖公二十八年:“曹伯襄復歸於曹…其曰復,王命也。”莊子盜跖:“謁者入,盜跖聞之大怒。”又爲陳述,叙説。漢書夏侯勝傳:“先生正言,無懲前事。”顔師古注:“通,謂陳道之也。”世説新語文學:“謝看題,便各使四坐。支道林先,作七百許語。” 通曉,精通。易繫辭上:“曲成萬物而不遺,乎晝夜之道而知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通曉於幽明之道,而無事不知也。”漢書王吉傳:“吉兼五經。”又爲淹通,淵博。論衡超奇:“博覽古今者爲人。”漢許慎説文解字叙:“不見學,未嘗覩字例之條。” 通常的,共同的。墨子經上:“君臣萌,約也。”荀子仲尼:“少事長,賤事貴,不肖事賢,是天下之義也。”引申爲全,整個。孟子告子上:“弈秋,國之善弈者也。”史記貨殖列傳:“是以富商大賈,周流天下,交易之物,莫不得其所欲。” 量詞(後起義)。表動量,相當于“次”﹑“遍”。漢曹操步戰令:“嚴鼓一,步騎悉裝;再,騎上馬,步結屯;三,以次出之。”古詩爲焦仲卿妻作:“著我繡裌裙,事事四五。”表名量,相當于“篇”﹑“套”。三國魏曹植與楊德祖書:“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相與。”南齊書張融傳:“今送一故衣,意謂雖故,乃勝新也。” 古代的一種土地面積單位。十井爲通。漢書刑法志:“地方一里爲井,井十爲,十爲成,成方十里。” 指馬糞。後漢書獨行傳戴就:“乃卧就覆船下,以馬薰之。” 古代樂器名。隋書音樂志上:“又立爲四器,名之爲。” 通,達。“通”和“達”都表示道路暢通,可以通行無阻。但是“通”字多指通往﹑通向,是表道路的狀况,表可能性;而“達”字則多指達到﹑到達,是表行爲的結果,表現實性。“通”側重説明中間没有障礙,“達”是表示能貫串全部行程,到達行程終點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