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354⾜bat蒲撥切,入,並。月部。

踏草而行或翻山越嶺。鄘風載馳:“大夫涉,我心則憂。”:“草行曰。”孔穎達:“正義曰:左傳云:‘涉山川’,則者山行之名也。言草行者,本行草之名,故傳曰:‘反首茇舍以行’,山必有草,故山行亦曰。”左傳成公十三年:“文公躬擐甲甲冑,履山川,踰越險阻,征東之諸侯。”引申爲踩,踐踏。豳風狼跋:“狼其胡。”(胡:野獸脖子下面的垂肉。)韓愈進學解:“前躓後,動輒得咎。”

文體的一種。寫在書籍或文章的後面,多用來評介内容或説明寫作經過(後起義)。沈括夢溪筆談卷五:“後人題多盈巨軸矣。”用作動詞。評説的意思(晚起義)。曾瑞端正好自序套曲:“一枕夢魂驚,千載風雲過,將古來英雄評。”

跋扈驕横暴烈。亦作“扈”。崔篆慰志賦:“黎共奮以扈兮,羿狂以恣睢。”文選張衡西京賦:“迾卒清候,武士赫怒,緹衣韎韐,睢盱扈。”張銑:“扈,勇壯貌。”李善注本作“扈”。

火把或蠟燭用手拿的部份。禮記曲禮上:“燭不見。”鄭玄:“,本也。燭盡則去之。”孔穎達:“本,把處也。古者未有䗶燭,唯呼火炬爲燭也。”陸游自勉詩:“餘年尚努力,勿待燭見。”

扭轉,翻轉。漢書揚雄傳校獵賦:“拕蒼豨,犀犛。”顔師古:“,反戾也。”李商隱偶成轉韻七十二句贈四同舍詩:“韓公堆上馬時,迴望川樹如薺。”

茇(𢇷拔):跋
蹩(弊):跋:蹣(槃媻)蹣:跰(蹁邊)跰:躄(
𣦢躃辟)躠(𨇨薛):跚(姗散):𨇤(蹮鮮)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17:19: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