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353⾜gjoX其呂切,上,羣。魚部。

雞﹑雉等的腿的後面突出像脚趾的部份。説文:“,雞也。”左傳昭公二十五年:“季(平子郈(昭伯)之雞季氏介其雞,郈氏爲之金。”山海經南山經:“有獸焉,其狀如豚,有,其音如狗吠,其名曰狸力。”

兵刃和其他器物上類似雞距之物,倒刺。墨子備高臨:“横臂齊筐外,蚤尺五寸,有。”淮南子原道:“雖有鉤箴芒﹑微綸芳餌,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數,猶不能與網罟争得也。”

至,抵達。益稷:“予決九川四海,濬畎澮川。”:“,至也。”史記蘇秦列傳:“渡滹沱,涉易水,不至四五日而國都矣。”

距離,離開。國語周語上:“今九日,土其俱動。”韓愈李君墓誌銘:“葬河南洛陽縣其祖澠池令府君墓十里。”

抗拒,抵禦。這個意義多寫作“拒”。大雅皇矣:“人不恭,敢大邦。”墨子公輸:“公輸般九設攻城之機變,子墨子之。”又爲排斥;拒絶。荀子法行:“君子正身以俟,欲來者不,欲去者不止。”

通“鉅”。大。墨子雜守:“阜山林,皆令可以迹。”淮南子氾論:“體大者節疏,蹠者舉遠。”高誘:“,大也。”

通“歫”。止。管子小問:“止之以力則往者不反,來者驚。”尹知章:“,止也。”

通“詎”。副詞,表示反問。相當於“豈”﹑“難道”。韓非子四:“燕噲雖舉所賢而同於用所愛,然哉?”

距,歫,拒。説文:“,雞也。”又:“歫,止也。”段玉裁:“無‘拒’字,‘歫’即‘拒’也。此與彼相抵爲拒,相抵則止矣。”三字音同,都有抵禦﹑拒絶義,實同一詞;但雞距﹑距離義一般只用“距”,抵拒義多用“拒”或“歫”。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8 22:00: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