褾1232⾐biǎopjiewX方小切,集韻俾小切,音表,上小,幫。 後起字。 袖端。見廣韻小韻。南朝宋虞龢上明帝論書表:“子敬便取書之,正草諸體悉備,兩袖及略周。” 衣帽的飾邊。宋書禮志:“近代車駕親戎中外戒嚴之服,無定色,冠黑帽,綴紫。以繒爲之,長四寸,廣一寸。”遼史儀衛志:“衣領,爲升龍織成文,各爲六等。” 書畫卷軸正面四邊所裱飾的絲織物。宋米芾書史:“此帖棗木大軸,古青藻花錦作。”金史百官志四:“親王,紅遍地雲氣翔鸞錦,金鸞五色羅十五幅,寶裝犀軸。”用作動詞,指裝潢或修補書畫,即裱褙。宋陸游跋漢隸:“友人蒲陽方士繇伯謨,親視裝,故無一字差謬者。”明陶宗儀輟耕録二三:“南唐則以迴鸞墨錦,籤以潢紙。”此第三項兩個意義後來通常寫作“裱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