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。書舜典:“夙夜出朕命,惟允。”(史記五帝本紀作“出入”)
使入,即引進,接納,採納。莊子刻意:“吐故新。”韓非子説林上:“温人之周,周人不。”三國志吴書吕蒙傳:“(孫)權深其策。”引申指獲得。詩豳風七月:“九月築場圃,十月禾稼。”南朝陳徐陵内園逐涼詩:“涼高樹下,直落落花中。”
使(對方)獲得,即貢獻,繳納。春秋莊公二十二年:“冬,公如齊幣。”清顧炎武日知録雜事:“古之士大夫以女後宫爲耻,今人則以爲榮矣。”鹽鐵論本議:“農人其獲,女工效其功。”
取;歸還。國語晉語六:“殺三郤而尸諸朝,其室(室,財物)以分婦人。”國語魯語上:“若罪也,則請禄與車服而違署。”韋昭注:“納,歸也。”
粗縫;補綴。後作“衲”。論衡程材:“刺繡之師,能縫帷裳;縷之工,不能織錦。”漢曹操内誡令:“吾衣被皆十歲也,歲歲解浣補之耳。”
内:納軜妠内:入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