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惡。左傳僖公二十四年:“耳不聽五聲之和爲聾;目不别五色之章爲昧;心不則德義之經爲頑;口不道忠信之言爲嚚。狄皆則之,四具矣。”又七年:“子父不奸之謂禮,守命共時之謂信。違此二者,莫大焉。”墨子辭過:“是以其民饑寒並至,故爲衺。”商君書開塞:“故以刑治則民威,民威則無,無則民安其所樂。”
私通。左傳莊公二年:“夫人姜氏會齊侯于禚,書也。”
通“奸”。干犯。韓非子定法:“賞存乎慎法,而罰加乎令者也。”淮南子主術:“各守其職,不得相。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