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1765⿊diǎntemX多忝切,上忝,端。談部。 小黑點。説文:“點,小黑也。”孔子有學生名曾點,即取此義。論語先進:“點,爾何如?”引申爲坫污,污辱。楚辭戰國宋玉九辯:“竊不自聊而願忠兮,或黕而汙之。”文選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:“適足以見笑而自耳。”李善注:“點,辱也。” 漢字的筆畫,丶稱作點。漢蔡邕九勢:“畫點勢盡,力收之。”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:“每作一,常隱鋒而爲之。”引申爲塗改文字。爾雅釋器:“滅謂之點。”郭璞注:“以筆滅字爲點。”三國志魏書武帝紀:“公又與遂書,多所竄。” 液體小點。法華經三化城喻品:“假使有人磨以爲墨,過於東方千國土,乃下一,大如微塵;又過千國土,復下一,如是展轉,盡地種墨。”宋陸游雨詩:“風聲如翻濤,雨如撒菽。”引申爲滴注。唐孫思邈千金寶要瘡疽癰腫:“艾蒿一擔,燒作灰,于竹筒中淋取汁,以一二合和石灰如麪漿,以針刺瘡中,至痛,即之,三遍,其根自拔。” 核檢,指派。樂府詩集木蘭詩:“昨夜見軍帖,可汗大兵。”元劉時中端正好耍孩兒十三煞:“廉能州吏從新,貪濫軍官合減除。” 一觸即離或向下微動的動作。唐杜甫曲江二首:“穿花蛺蝶深深見,水蜻蜓款款飛。”宋劉過送劉從周教授:“還鄉若有過從便,會盡人間只頭。” 燃火。唐皮日休釣侣詩:“烟浪濺蓬寒不睡,更將枯蚌漁燈。”唐岑參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凭眺詩:“火伊陽村。” 更點。古一夜分五更,一更分五點。唐杜甫至日遣興奉寄兩院遺補詩:“去歲兹辰捧御林,五更三入鵷行。” 節拍。唐南卓羯鼓録:“上洞曉音律,製作曲調,隨意即成,應指散聲,皆中拍。” 點:玷(㓠)𦒻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