賊1329⾙zéidzok昨則切,入德,從。職部。 殘害,傷害,敗壞。説文:“賊,敗也。”墨子法儀:“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,而不欲人之相惡相也。”莊子秋水:“寒暑弗能害,禽獸弗能。”孟子梁惠王下:“仁者謂之賊,義者謂之殘。”特指殘殺,殺害。左傳宣公二年:“宣子驟諫,公患之,使鉏麑之。”韓非子内儲説下:“夫人恐,因用毒藥君,殺之。” 敗壞者,禍害。論語陽貨:“鄉原,德之也。”漢賈誼論積貯疏:“淫侈之俗日日以長,是天下之大也。”又爲違法亂紀﹑犯上作亂的人。左傳宣公二年:“亡不越竟,反不討。”韓非子主道:“擅爲者誅,國乃無。”特指强盗。漢書趙廣漢傳:“使長安丞龔奢叩堂户曉。”唐柳宗元童區寄傳:“二人得我,我幸皆殺之矣。”又指竊賊,偷兒(後起義)。世説新語假譎:“夜叫呼云:‘有偷兒!’青廬中人皆出觀。”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録卷二一:“師曰:‘去後關門。’” 狠毒,殘暴。韓非子備内:“故輿人成輿,則欲人官貴;匠人成棺,則欲人之夭死也。非輿人仁而匠人也。”史記游俠列傳郭解:“少時陰,慨不快意,身所殺甚衆。” 邪惡的,不正派的。史記龜策列傳:“寒暑不和,氣相奸。”金瓶梅詞話二八回:“敢是你頭鼠腦,偷了我這隻鞋去了?” 克制。公孫龍子通變論:“白足之勝矣而不勝,是木金也。” 一種專食苗節的害蟲。詩小雅大田:“去其螟螣,及其蟊,無害我田穉。”毛傳:“食根曰蟊,食節曰賊。” 賊,盜,竊。見“盜”字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