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1050⾋tiáodew徒聊切,音迢,平蕭,定。宵部。 草名。説文:“苕,艸也。”詩經等古籍裏有兩種名叫苕的植物。一是指苕饒,即紫雲英。詩陳風防有鵲巢:“防有鵲巢,邛有旨。”孔穎達正義引陸璣詩義疏:“苕,苕饒也。幽州人謂之翹饒。”一是指陵苕,又名紫葳,即凌霄花。詩小雅苕之華:“之華,芸其黄矣。”毛傳:“苕,陵苕也。”史記趙世家:“美人熒熒兮,顔若之榮。” 蘆葦的穗。荀子勸學:“以羽爲巢,而編之以髮,繫之葦。”楊倞注:“苕,葦之秀也。” 苕苕 通“岧岧”。高高的樣子。文選漢張衡西京賦:“干雲霧以上達,狀亭亭以苕苕。”晉陸機擬西北有高樓詩:“高樓一何峻,苕苕峻而安。” 通“迢迢”。遠的樣子。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:“苕苕歷千載,遥遥播清塵。”晉潘岳内顧詩:“漫漫三千里,苕苕遠行客。” 苕遞通“迢遞”。雙聲聯緜字。遠的樣子。南朝宋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:“逶迤傍隈隩,苕遞陟陘峴。” 苕蕘苕嶢叠韻聯緜字。通“岧嶤”。 高聳的樣子。唐宋之問靈隱寺詩:“鷲嶺鬱苕嶢,龍宫鎖寂寥。” 古代傳説中指形體瘦高的鬼怪。古文苑漢王延壽夢賦:“撲苕蕘,抶夔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