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447⽈gēngkaeng古行切,平庚,見。陽部。 改,改變。説文:“更,改也。”論語子張:“過也,人皆見之;也,人皆仰之。”何晏注:“更,改也。” 更换,替代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:“公膳日雙雞,饔人竊之以鶩。”吕氏春秋仲春:“祀不用犧牲,用圭璧,皮幣。”高誘注:“更,代也,以圭璧代犧牲也。”引申爲交替。漢書萬石君傳:“九卿進用事。” 經歷,經過。韓非子外儲説左上:“日久則塗乾而椽燥。”史記大宛列傳:“道必匈奴中。” 抵償。史記平準書:“悉巴蜀租賦不足以之。” 古代夜間計時單位。一更約爲兩小時。顔氏家訓書證:“或問:一夜何故五?” gèngkaengH古孟切,去映,見。陽部。另,再。左傳僖公五年:“在此行也,晉不舉矣。”唐王之涣登鸛雀樓:“欲窮千里目,上一層樓。” 更加。史記管仲傳:“吾嘗爲鮑叔謀事,而窮困。”唐柳宗元行路難:“開口抵掌笑喧。” 變,更,改。見“變”字條。 改,革,更。三字同源,都有改變義。説文:“改,更也。”易革卦鄭玄注:“革,改也。”説文:“更,改也。”三字皆爲見母,改,革爲之職對轉,更﹑改爲陽之旁對轉。 改:更改:革![]() 按,説文更字在攴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