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1055⾋cǎotshawX采老切,上晧,清。幽部。 草。説文作“艸”。古籍多作“草”。草本植物的統稱。詩小雅谷風:“無不死,無木不萎。” 草野,未開墾的荒地。韓非子顯學:“耕田墾以厚民産也。”晉書謝玄傳:“行露宿,重以飢凍,死者十七八。”引申爲鄉野﹑民間。唐李白梁甫吟:“君不見高陽酒徒起中,長揖山東隆準公。” 割草。禮記祭統:“草艾則墨,未發秋政,則民弗敢也。”孔穎達疏:“言未發行秋政,則民不敢艾(刈)草也。” 粗野,粗糙。國語吴語:“鄙之人,敢忘天下之大德。”戰國策齊策四:“左右以君賤之也,食以具。” 起草。論語憲問:“爲命,裨諶創之。”陳書蔡景歷傳:“召令檄,景歷援筆立成。”又初稿。漢書孔光傳:“(王莽)所欲搏擊,輒爲,以太后指風光令上之。”顔師古注:“謂文書之稿草也。” 草書,漢字字體的一種。始創於漢代,初期流行的是草隸。 草草 憂愁的樣子。詩小雅巷伯:“驕人好好,勞人草草。”毛傳:“草草,勞心也。”朱熹集傳:“草草,憂也。” 倉促,草率。唐杜甫送長孫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詩:“聞君適萬里,取别何草草。”金史豫王永成傳:“臨文草草,直寫所懷。” “皁”的本字( zào), 集韻在早切)。草斗,即櫟樹子。 説文:“草,草斗,櫟實也。一曰象斗子。”徐鉉注:“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,别作皁字爲黑色之皁。案:櫟實可以染皁爲黑色,故曰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