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1461⾡biānpen布玄切,平先,幫。元部。 邊界,邊疆。玉篇:“邊,邊境也。”左傳昭公十三年:“鮮虞人聞晉師之悉起也,而不警,且不脩備。”國語吴語:“句踐用帥二三之老,親委重罪,頓顙於。”韋昭注:“邊,邊境。”用作動詞,靠近,連接。穀梁傳定公十二年:“何危爾?乎齊也。”范甯注:“邊,謂相接。”漢書淮南王長傳:“廬江王以越,數使使相交。”顔師古注:“邊越者,邊界與越相接。” 邊緣,邊際,表示地域的界限或物體四周及其附近。禮記深衣:“短毋見膚,長毋被土,續衽鈎,要縫半下。”史記大宛列傳:“昆莫之父,匈奴西小國也。”世説新語雅量:“樹在道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唐杜甫登高詩:“無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滚滚來。” 指事物的部分,方面(後起義)。唐李咸用春日詩:“危城三面水,古樹一春。”朱子語類卷六五:“先天圖一本都是陽,一本都是陰。” 偏側,偏倚。禮記檀弓上:“齊衰不以坐,大功不以服勤。”鄭玄注:“邊,偏倚也。” 濱,瀕,濆,墳,邊。見“濱”字條。 按,説文邊作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