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戰國時楚的國都。原址在今湖北江陵縣紀南城,春秋後期和戰國時楚都所遷至的地方也稱做郢。説文:“郢,故楚都。在南郡江陵北十里。”左傳僖公十二年:“黄人恃諸侯之睦于齊也,不共楚職,曰:‘自及我九百里,焉能害我?’夏,楚滅黄。”杜預注:“郢,楚都。”史記楚世家:“(考烈王)二十二年,與諸侯共伐秦,不利而去。楚東徙都壽春,命曰。”
通“盈(yíng)”。滿。管子幼官:“十二小,至德。”郭沫若等集校:“何如璋云:‘郢當作盈,以郢有盈音而誤。盈亦通嬴…盈,滿也;嬴亦滿也。今立夏後爲小滿,即本此。’”
通“程 chéng”。畢郢古地名。故址在今陝西咸陽市東。孟子離婁下:“文王生於岐周,卒於畢郢。”趙岐注:“岐周﹑畢郢,地名也。岐山下周之舊邑。”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云:“郢者,程字之假借也。”古音“郢”﹑“程”只有喻四和定母的微别,音十分接近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