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的結節。説文:“纇,絲節也。”泛指疙瘩。明陶宗儀輟耕録髹器:“待漆内外俱乾,置陰處㫰之,然後用揩光石磨去漆中。”引申指不平。老子第四十一章:“明道若昧,進道若退,夷道若。”
疵病。絲結節造成絲質量不高,故引申指疵病。淮南子説林:“若珠之有,玉之有瑕。”宋王安石詳定述懷詩:“文章直使看無。”指人的缺點。左傳昭公二十八年:“貪惏無厭,忿無期。”楊伯峻春秋左傳注:“説文段注:凡人之愆尤曰纇。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