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絲帛等物着色。周禮天官染人:“染人掌絲帛。”墨子所染:“於蒼則蒼,於黄則黄。”也用於比喻義,熏陶,熏染。吕氏春秋當染:“舜於許由﹑伯陽。”
浸染。左傳宣公四年:“子公怒,指於鼎,嘗之而出。”
傳染,感染(疾病)。晉書庾袞傳:“始疑疫癘之不相也。”唐薛用弱集異記補編李楚賓:“母嘗疾,晝常無苦,至夜即發。”
荏染柔弱貌。詩小雅巧言:“荏染柔木,君子樹之。”
染:𩃵
按,説文染字在水部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