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827⽰sìziX詳里切,上止,邪。之部。 祭祀。左傳成公十三年:“國之大事,在與戎。”引申爲祀神的地方,與“祠”同義。禮記檀弓下:“過墓則式,過則下。” 與“年”同義。書洪範:“惟十有三,王訪於箕子。” 世,代。唐柳宗元與友人論爲文書:“固有文不傳於後,聲遂絶於天下者矣。” 祀,年,歲,載。四字同義,都是年的意思。據爾雅釋天的記載,這四個字在使用的時代上有别:“夏曰歲,商曰祀,周曰年,唐虞曰載。”此説不完全可信,西周的早期銅器銘文,亦或稱年曰祀。 祀,祠。二字均邪母之部(爾雅音義釋天:“祠,如字,或音祀。”),均有祭祀義。説文:“祀,祭無已也。”爾雅釋詁:“祀,祭也。”又:“祠,祭也。”祀有祠義。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“祀”字注:“禮記檀弓‘斬祀﹑殺厲’。又:‘過祀則下。’疏:‘神位有屋樹者。’鄭語:‘其後皆不失祀。’漢書地理志作‘祠’。今皆以祠爲之。” 祀(禩):祠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