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起字。“鉢”的俗體。正字通:“鉢,俗作缽。”梵語鉢多羅(patra)的省稱。和尚用的飯碗,形扁,底平,口略小。衣缽原指佛教中師傅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。借指傳授下來的思想﹑學術﹑技能等。蘇軾用前韻再和許朝奉:“傳家有衣缽,斷獄盡春秋。”文獻中以用“鉢”爲常,用“缽”較少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