置956⽹zhìtriH陟吏切,去志,知。之部。 放(在一定的地方)。詩周頌那:“猗與那與,我鞉鼓。”莊子逍遥遊:“覆杯水於坳堂之上,則芥爲之舟,杯焉則膠。”也指把話説出來。史記周勃世家:“逮捕勃治之,勃恐,不知辭。”成語有“未置可否”。 赦免,免除(即放置而不予追究)。説文:“置,赦也。”國語鄭語:“褒人褒姁有獄,而以爲入於王,王遂之。”明李贄史綱評要後梁紀太祖皇帝:“晉王歸晉陽,休兵行賞,命州縣舉賢才,黜貪殘,租賦,撫孤窮,申冤濫,禁姦盜。”也指廢棄。晏子春秋内篇諫上一:“夫以賤匹貴,國之害也;大立少,亂之本也。”宋王安石與祖擇之書:“甚者其本,求之末,當後者反先之,無一焉不悖於極。” 樹立,設立。周禮考工記廬人:“凡試廬事,而摇之,以眡其蜎也。”左傳僖公十五年:“於是秦始征晉河東,官司馬。” 驛站,用馬車或馬傳遞。孟子公孫丑上:“德之流行,速于郵而傳命。”(以馬傳遞爲置,以人傳遞爲郵)漢書劉屈氂傳:“丞相長史乘疾以聞。” 購買。韓非子外儲説左上:“鄭人有且履者。” 置,寘。見“寘”字條。 置:值寘:置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