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 1588⾩língling力膺切,平,來。蒸部。

大土山。小雅天保:“如山如阜,如岡如。”:“大阜曰。”墨子辭過:“古之民未爲宫室時,就阜而居。”陵也是埋葬之所,故引申爲墳墓,以後指帝王的墳墓。國語齊語:“定民之事,成民之居,爲之終。”韋昭:“以爲葬也(“也”乃“地”字之誤)。”董增齡正義:“蓋自之興,而始專爲天子諸侯之名,在春秋時則士庶人之冢亦通稱也。”應劭風俗通山澤一〇:“有天性自然者,今王公墳壟各稱也。”“丘”“山”亦是埋葬之地,故陵與丘﹑山連用,亦與“墓”連用。荀子禮論:“將舉措之,遷徙之,離宫室而歸丘也。”潛夫論慎微:“(文帝明帝)不造廟,不起山墓雖卑而聖高。”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:“名天子冢曰山,,故通曰山矣。”

登,上。左傳成公二年:“齊侯親鼓,士城。”文選三國曹植洛城賦:“經通谷,景山。”又爲踰越,超過。史記秦始皇本紀:“匡飭異俗,水經地。”文選南朝范雲古意贈王中書詩:“逸翮北海,摶飛出南皮。”又爲侵凌,凌駕。國語晉語五:“襲侵之事,也。”韓非子亡徵:“羈旅起貴以故常者,可亡也。”

戰慄。原本玉篇殘卷阜部:“爾雅,傈(慄)也。”劉向説苑善説:“登高臨危,而目不眴而足不者,此工匠之勇悍也。”又爲嚴峻,嚴密。宋書夷蠻傳:“苦節以要厲精之譽,護法以展競之情。”荀子富國:“其於禮義節奏也,謹盡察。”致士:“節奏而文,生民寬而安。”

陵夷陵遲夌𢕌説文夂部:“夌,一曰夌𢕌也。”段玉裁:“凡言遲﹑夷,當作夌𢕌。今字遲﹑夷行而夌𢕌廢矣。”

形容山勢斜緩的樣子。荀子宥坐:“三尺之岸,而虚車不能登也;百仞之山,任負車登焉。何則?遲故也。”王先謙集解盧文弨曰:“按淮南子泰族篇:‘山以遲故能高。’遲,猶迤邐陂陀之謂。”鹽鐵論詔聖:“嚴牆三刃(仞),樓季難之;山高干雲,牧豎登之。故峻則樓季(難)三刃,夷則牧豎易山巔。”樓季戰國魏國一位善於攀登跳躍的勇士)

衰落。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:“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,而枝葉稍夷衰微也。”王風大車:“禮義遲,男女淫奔。”

磨礪。荀子君道:“兵刃不待而勁。”王先謙集解:“,謂厲兵刃也。”
陵,阜,丘,阿,山。五字義近。爾雅釋地:“大陸曰阜,大阜曰。”釋名釋山:“土山曰阜,大阜曰。”周禮地官大司徒鄭玄:“土高曰丘。”廣雅釋丘:“小曰丘。”説文:“阿,大也。一曰曲阜也。”爾雅釋地:“大曰阿。”丘﹑阜﹑陵﹑阿,原本均指土山,因小大不同而異其名。山,説文云“有石而高”,周禮地官大司徒鄭玄:“積石曰山。”廣雅釋山:“土高有石,山。”王念孫疏證:“土高有石,對無石曰阜言之。”

陵:隆隆:隴隴:陸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7/12 12:38: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