覬覦,非分的希求。左傳襄公十五年:“能官人,則民無心。”宋王安石周秦本末論:“使奸人雖有心,無所乘而起。”
覦,逾,踰。三字同音。“逾”﹑“踰”都指行動上的超越,實同一詞;“覦”指思想上的過分希求,也是一種超越。它們音同義近,是同源的關係。
欲,覦。見“欲”字條。
覦:欲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