蟲名。螞蟻。孫子謀攻:“將不勝其忿而附之。”莊子徐无鬼:“羊肉不慕,慕羊肉,羊肉羶也。”螞蟻色黑,因而用以指代玄色,黑色。書顧命:“卿士邦君,麻冕裳。”鄭玄注:“蟻,裳名,色玄。”孔穎達疏:“蟻者,蚍蜉蟲也。此蟲色黑,知蟻裳色玄,以色玄如蟻,故以蟻名之。”
浮在酒面上的泡沫。文選漢張衡南都賦:“醪敷徑寸,浮若䓑。”又借指酒。三國魏曹植節遊賦:“浮沉於金罍,行觴爵於好仇。”唐杜甫正月三日歸溪上有作簡院内諸公詩:“浮仍臘味,鷗泛已春聲。”
指初孵化的幼蠶,因其形似蟻。清沈公練廣蠶桑説輯補下:“(蠶)子之初出者名蠶花,亦名,又名烏。”
按,説文爾雅蟻均作螘。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