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 調
释义 調1284⾔tiáodew徒聊切,平,定。幽部。

調和,協調。説文:“調,和也。”小雅車攻:“決拾既飲,弓矢既。”:“調,謂弓强弱與矢輕重相得。”史記曆書:“陰陽,風雨節。”又,使調和,調節,調理。禮記月令:“竽笙竾簧,飭鍾磬柷敔。”孔穎達:“調者,調和音曲。”新語道基:“氣養性,仁者壽長。”鹽鐵論本議:“故鹽鐵均輸,所以通委財而緩急,罷之不便也。”

調教,訓練野獸或牲畜。史記秦本紀:“佐馴鳥獸。”鹽鐵論利議:“御之良者善馬。”

調戲,嘲弄。玉臺新詠辛延年羽林郎:“依倚將軍勢,笑酒家胡。”世説新語排調:“康僧淵目深而鼻高,丞相每之。”

演奏。楚辭大招:“叩鍾磬,娱人亂只。”王逸:“叩鍾擊磬。”劉向新序雜事:“能爲我成周之樂乎?吾爲子舞之。”

欺騙。廣雅釋詁二:“調,欺也。”潛夫論浮侈:“今民奢衣服,侈飲食,事口舌而習欺,以相詐紿,比肩是也。”

diàodewH徒弔切,去,定。幽部。

調動,調遷。史記袁盎鼂錯列傳:“然袁盎以數直諫,不得久居中,隴西都尉。”張釋之馮唐列傳:“以貲爲騎郎,事孝文帝,十歲不得,無所知名。”

徵調,徵集。史記夏本紀:“食少,有餘補不足。”遼史蕭韓家奴傳:“兵不則曠軍役,之則損國本。”特指一種徵收紡織品的户税。有户調,代有租﹑庸﹑調的賦税法。新唐書食貨志一:“丁隨鄉所出,歲輸絹二匹,綾﹑絁二丈,布加五之一,綿三兩,麻三斤,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,謂之。”

轉動,撥動。後漢書張衡傳:“參輪可使自轉,木雕猶能獨飛,已垂翅而還故棲,盍亦其機而銛諸?”玉臺新詠梁武帝織婦詩:“梭輟寒夜,鳴機罷秋日。”

計算。漢書鼂錯傳:“要害之處,通川之道,立城邑,毋下千家。”顔師古:“調,謂算度之也。”

格調,風度。三國志蜀書孟光傳:“吾今所問,欲知其權畧智何如也。”

腔調,樂律。晉書嵇康傳:“因索琴彈之,而爲廣陵散,聲絶倫,因以授。”南朝謝靈運道路憶山中詩:“采菱已急,江南歌不緩。”

扔出,甩(晚起義)。楊景賢西遊記一五齣:“我看了,班起一塊大石,打下去。”

掉動,耍弄。水滸傳二一回:“你這精賊也瞞老娘!正是‘魯般手裏大斧’!”西遊記一六回:“快著!快著!莫要嘴,害了大事。”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6 2:51: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