糜子,不黏的黄米。吕氏春秋本味:“飯之美者,…不周之粟,陽山之。”後漢書烏桓傳:“其土地宜及東牆。東牆似蓬草,實如穄子,至十月而熟。”一説爲黏性之黍。晉崔豹古今注草木:“禾之黏者爲黍,亦謂之,亦曰黄黍。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34634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