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不 |
释义 | 不 (一)bù (二)fǒu副词。通“否”,用于句尾,表示疑问。司马迁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~?” (三)pī 形容词。通“丕”,大。《诗经·周颂·清庙》:“~显~承,无射于人斯。” 【不刊】(bùkān)不可改易。严复译《察变》:“此地学~之说也。” 【不毛】(bùmáo)不生长草木五谷,指荒凉、贫瘠的地方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五月渡泸,深入~。” 【不世】(bùshì)不是每代都有的,犹言非凡,罕有。梁启超《谭嗣同》:“保护圣主,复大权,清君侧,肃宫廷,指挥若定,~之业也。” 【不屑】(bùxiè)认为不值得,表示轻视、不理会。《孟子·鱼我所欲也》:“蹴尔而与之,乞人~也。” 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6页.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