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
kàng    

❶ 动词。抵御,对抗,违抗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~此难乎?”(“豫州”,指刘备)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上乃欲变此,而某不量敌之众寡,欲出力助上以~之。”
❷ 形容词。刚正不屈。文天祥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:“初至北营,~辞慷慨,上下颇惊动。”
❸ 形容词。匹敌,相当。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谪戍之众,非~于九国之师。”
❹ 动词。举。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~罗袂以掩涕兮。”(“罗”,丝织品。“掩涕”,掩面流泪)
❺ 形容词。通“亢”,高。屈原《哀郢》:“尧舜之~行兮,瞭杳杳而薄天。”

【抗衡】对抗。司马光《赤壁之战》:“若能以吴、越之众与中国~,不如早与之绝。”(“中国”,古代指中原地区)


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194页.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4/27 11:30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