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铁 |
释义 | 铁tiě 鐵銕 名词。一种金属。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布衾多年冷似~,娇儿恶卧踏里裂。”沈括《活板》:“欲印,则以一~范置~板上。”(“范”,框子)特指铁制农具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许子以釜甑爨,以~耕乎?”(“甑”,音zèng,古代做饭用的一种陶器。“爨”,音cuàn,烧火做饭)特指兵器。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兵尽矢穷,人无尺~。”比喻坚固、坚定。《文心雕龙·祝盟》:“刘琨~誓,精贯霏霜。”(“刘琨”,西晋将领、诗人。“精贯”,精诚横贯。“霏霜”,严霜) 【铁骑】(tiějì)带甲的骑兵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银瓶乍破水浆迸,~突出刀枪鸣。”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:“每发一声,使人闻之,或如刀剑~,飒然浮空。” 【铁马】披着铁甲的战马。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: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~冰河入梦来。”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想当年,金戈~,气吞万里如虎。” 【铁衣】铠甲,古代军人穿的有铁片的护身服装。《木兰诗》:“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~。”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~冷难着。”(“都护”,唐代边境重镇所设置的都护府的长官) 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358页.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