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 参 |
释义 | 参 參 (一)cān (二)cēn【参差】(cēncī)长短、高低不齐。《诗经·周南·关雎》:“参差荇菜,左右流之。”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瓦缝~,多于周身之帛缕。” (三)sān数词。通“三”,多指配合成三的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足下与项王有故,何不反汉与楚连和,~分天下王之?” (四)shēn 【参劾】(cānhé)弹劾官吏的过失或罪状。梁启超《谭嗣同》:“即如前年胡景桂~慰帅一事。” 【参军】(cānjūn)官名,东汉末为丞相府的重要幕僚。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~,此悉贞亮死节之臣。” 【参乘】(cānshèng)陪乘或陪乘的人。司马迁《鸿门宴》:“沛公之~樊哙者也。”又作“骖乘”。 孙雍长,魏达纯 主编.中学古汉语常用字典.北京:语文出版社.2005.第28-29页. |
随便看 |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4493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