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汉字:

 

汉字
释义

舌皃。从省,象形,古文㐁。读若三年导服之导。一曰,竹上皮。读若沾。一曰,读若誓。弼字从此他念切(tiàn)

【注释】

①舌皃:《集韵》:“,以舌钩取也。”

②从省,象形:章炳麟《文始》:“二形皆象舌文,不必从省也。”

③三年导(dàn)服:指死者死去二十七个月后,丧家除去丧服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三年导服之导,古语盖读如澹,故今文变为禫(dàn)字,是其音不与凡导同也。”

④竹上皮: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此别一义,竹上青皮。”

⑤读若沾: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沾,古之添字。他兼切。”、禫、沾,上古同属谈部、舌头音。

⑥弼(bì):本书弜部:“从弜,声。”

【译文】

㐁,舌头舔舐之貌。从省,象形。,古文㐁字。音读像“三年导服”的“导”字。另一义说,㐁是竹上的青皮。音读像“沾”字。另一义说,音读像“誓”字。弼字从㐁。

【参证】

甲文作。唐兰《古文字学导论》:“字象簟形,即字。”张舜徽《说文解字约注》:“象舌出之皃……其音为忝……则簟之初文,亦省作,象竹席之文理,与舌出之形、音俱近,许君遂误合为一。”按,弼所从的也是簟席形。参“弼”条。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10705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4-2023 Newd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5/9/8 14:38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