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艸有茎叶,可作绳索。从、糸①。杜林说,亦朱(木)[巿]字②。苏各切(suǒ)
【注释】
①从、糸:王筠《说文解字句读》:“字从糸者,糸篆本象纠结之形,纠草为索,故从糸,比象之义。”
②朱木:当依徐锴《说文解字系传》木作巿(fú)。巿即韍。朱巿,熟牛皮做的朱红色的蔽膝,用于祭祀。
【译文】
索,草有茎和叶,可用来做绳索。由、糸会意。杜林说,也是朱巿的巿字。
【参证】
林义光《文源》:“古作,象两手緧(qiū)索形,不从。”
文言文字典收录了几乎所有古文(文言文、八股文、诗歌、词典)中存在的古文汉字的拼音、笔画、笔顺、词性及详细解释,共计10705字词,是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的有利工具。